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情要闻  > 园区动态
集聚区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样板园
时间:2019-10-28 14:46:37 来源:经济发展局 字号:[ ]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和陈书记调研我区“三助三红”专项工作关于招商工作、长三角合作项目等有关指示精神,自2018年我市和上海市嘉定区推进更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订上海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浙南产业集聚区以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样板园为目标,与嘉定工业区积极互动、优势互补,不断创新机制,实现嘉定工业区温州园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6月,在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上签约嘉定工业区温州园100亿元投资项目;9月19日,嘉定工业区温州园首个投资项目——由温州科罗胡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嘉定工业区3家韩资企业、7家高端汽车零部件企业共同投资的20亿元汽车制造业项目签约落地,浙南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沈杰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同时,双方认真探讨研究了有关深化合作的工作机制。

一、理念共通,创新合作共建机制。一是规划先行。学习借鉴上海工业园区先进规划理念,树立园区开发新理念,两地共同参与共建园区概念规划、控制性详规、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实施,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今年3月启动嘉定工业区温州园规划编制;4月赴嘉兴海宁、江苏盐城考察借鉴当地“工业飞地”相关运作体制机制;5月完成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提出规划初稿意见,并与嘉定工业区开展相关对接工作;9月双方讨论通过《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实施规划》。二是品牌共建。依托嘉定工业园区品牌的溢价效应,借鉴先进园区品牌建设模式,改变传统“土地批租”等工业发展模式,积极引进“二级土地开发”“量身定制厂房”等先进模式,将共建园区打造为集“生产、研发、办公、展示”为一体的花园式产业园区。同时,积极推动两地互联互通,嘉定企业可以在温州拓展生产基地、招商引资项目可以落户温州,三是智力支撑。积极引入上海政府研究中心等官方、民间智库,聘请上海知名智囊担任共建园区发展顾问,为主动接轨、融入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二、产业共育,抢抓优质资源商机。一是突出高端装备制造。将嘉定工业区温州园作为温州承接上海产业新动能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共建,重点培育以零部件制造、汽车科创服务业为重点的创新型汽车产业集群。同时,鼓励发展以产业链配套为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集成电路和物联网、高端医疗设备和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产业有关项目在温落地。二是共搭产业创新平台。依托引进上海各类科创要素资源,主动参与产业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温州(嘉定)科技创新(研发)园异地研发孵化、异地招商引智的功能,对接上海重点孵化器、加速器,鼓励采用“飞地孵化器”、托管型孵化器等新型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模式,探索“科创在沪、生产在温”的科技产业化模式,将共建园区建设为温州承接上海科创资源溢出的重要平台。三是强化交流合作。持续开展两地官方交流、民间交流和企业交流,加强招商职能部门交流合作,将先进的招商理念、政策、服务机制运用到共建园区建设。选派招商干部赴嘉定工业区挂职,设立常驻招商小组,开展常态化招商引资工作,嘉定工业区也将派干部来温挂职,共推园区招商、建设工作。同时,创新招商方式,探索中介、专业团队、顾问等招商模式,发挥温商资源优势,联合上海温州商会、行业协会等开展招商活动,谋划举办嘉定工业区温州园专题推介会。

三、要素共享,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共推招才引智示范。发挥上海人才集聚优势,搭建人才信息云平台,积极兑现温州人才新政“40条”等各类人才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与上海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性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项目”“人才+技术”的“双招双引”联动机制。二是共促一体化政策链。构建两地政府和园区间合作的政策链,协同制定跨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市场准入管理和产业配套等政策体系。共建园区按规定享受浙南产业集聚区现有各类政策,并按绩效要求接受绩效考核;两地谋划出台税收返还、土地指标倾斜等优惠政策,激励上海企业来共建园区投资发展;积极落实浙江省、温州市各类优惠政策,争取园区内企业同样享受嘉定方各类政策,与浙南产业集聚区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且就高不就低。三是共创服务融通机制。推进共建园区在企业注册、行政许可、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服务等方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探索建立跨区域政务服务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打造更加开放高效的营商环境,探索实施“两地通办”“一窗服务”,7月18日,温商黄建斌在浙南产业集聚区领到由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上海润太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这是上海嘉定——温州试行涉企证照“两地通办”颁发的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同时也是浙江省内颁出的首张“上海营业执照”。截至目前,已为26家企业成功办理沪牌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