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情要闻  > 园区动态
2020年度全区工作会议暨“三强两促”专项活动推进会召开
时间:2020-03-16 08:53:50 来源:党政办公室 组宣部 字号:[ ]

3月14日下午,浙南产业集聚区召开2020年度全区工作会议暨“三强两促”专项活动推进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蓬勃作工作报告。

徐蓬勃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扛起“五主使命”和“四平台一窗口”的新担当,深入实施“六重”清单,全面启动增动能“百千万”行动,牢牢盯住“推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集聚大产业”,建设产城融合大湾区滨海新城,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续写开发区创业创新史。全区上下要坚定扛起战疫情和促发展“双线作战”的特殊使命,以“三强两促”专项活动为动员令,以战“疫”精神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争先创优、奋战奋进的激情和动力,以攻坚冲刺、决战决胜之姿交出“两战”高分答卷,全面掀起“奋战1161、奋进2020”工作热潮。

就2020年工作,徐蓬勃在会议上指出,要从六个方面统筹推进:

(一)坚持项目为王,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战略中更加奋发有为。

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战略中更加奋发有为。把产业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对接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施精准招商,以好项目助推好发展、以大项目助推大发展。力求重大项目招引有新突破,项目竞争力提升有新突破,高水平开放引领有新突破。

(二)坚持创新引领,在培育新动能的新挑战中更加奋发有为。

深入实施工业“四百”行动。持续培大育强,紧抓工业投资的“牛鼻子”,力争完成新增“小升规”企业100家以上,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10家,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重点智能化技改项目100个以上。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及稳企业防风险行动。

(三)坚持空间拓展,在对接大湾区战略的新实践中更加奋发有为。全力谋划“万亩千亿”新平台。

对接全省大湾区战略,积极参与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生态海岸带规划建设,申报浙南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继续申报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谋划军民融合、文化旅游、港口产业码头等项目。

(四)坚持产城融合,在融入中心城市一体化的新路径中更加奋发有为。

全面对接温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大局,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滨海产业新城建设。

(五)坚持改革先行,在打造全市一流营商环境的新样板中更加奋发有为。

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效应,争创全市最优营商环境。

(六)坚持共享共治,在区域治理创新的新征程中更加奋发有为。

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区域治理各领域各过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区域治理体系。

会议强调,要把“六重”清单挂图作战作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的着力点,通过“三强两促”专项活动,全力冲刺一季度,确保“半年红”、全年高质量。在实现工业企业复工率、复产率 100%的基础上,力争3月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增长 10%以上,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10%以上、争取 15%;确保一季度经济总量增速与全市持平;力争列入“六重”清单项目4月15日前基本完成前期,部分项目开工;力争4月15日前,招商引资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力争4月15日前向上争取一批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

会议就推进“三强两促”专项活动发出了“动员令”。徐蓬勃指出,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盯牢精密智控防线。要精准应对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三波冲击”,落实常态化防控,看好入温“大门”、单元“小门”和群众“家门”等“三个门”,把好返乡摸排关、入境关、通道管控关、社区管控关和隔离管控关等“五个关口”,严防新一轮输入风险,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二是盯牢重大项目建设。列入“六重”清单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重大产业的89个项目,要在4月15日前基本完成前期,其中纳入今年全省集体开工的10个项目确保6月底前全面开工。

三是盯牢招商引资进度。争取一季度全区总部回归税收和到位内资完成全年任务15%以上,落地亿元产业项目2个以上,4月中旬落地市“251”项目1个。

四是盯牢重大平台赋能提效。围绕自创区建设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三大会战,3-4月份开展环大罗山拆违整治专项行动。完成5个科技项目签约落地,建立技术人才实习基地2个,建立军民融合实验室1个,确保4月中旬1个小微企业园在建项目建设竣工。

五是盯牢土地要素保障力争4月底前瓯飞工程用海报批有实质性进展。

六是盯牢惠企政策落地大力实施减租减息减税减费减支“五减”行动,力争3月底兑现社保、技改、招工等政策1.1亿元,6月底前全面兑现市、区两级政策。

会议还指出,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向上向好发展态势,获评全省先进国家级开发区、外贸十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奖等荣誉,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排名48位、位次提升16位,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超2000亿元。重大项目招引建设成效明显,稳企业稳增长态势向好,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区域城市功能提质升级,拓空间强保障提速提效,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