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情要闻  > 园区动态
集聚区“三步法”有力推进“市场主体”转变成为“创新主体”
时间:2021-08-27 09:54:06 来源:科技局 字号:[ ]

近年来,浙南产业聚集区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企业“内培外引”、平台“赋能联动”、政策“强化助推”三步法,激发了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进了“市场主体”向“创新主体”转变。截止2020年,浙南集聚区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171家,累计222家,同比增长235.3%;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28家,累计983家,同比增长43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6.9%,位于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密度居全市第一。

一、创新主体“内培外引”共提升

一方面建立梯队培育抓服务,做大创新主体“主力军”。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体系,建立覆盖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壮大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支持体系。建立了省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等三张梯次培育清单,采取“一企一策一专班”,全过程跟踪服务,全流程培育扶持。如在省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以街道为主,联动科技服务机构,实行联片培育服务负责制,以点对点方式进行辅导和政策宣传,有效促进省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另一方面聚焦高新项目抓招引,打造创新主体“新引擎”。平台招引高标准推进海创园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培育新型高端产业的科创新引擎。园区重点引进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高科技创新企业、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高技术研发中心、高端院所研发机构等四类重点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新机制,聘请专业机构负责园区的运营管理,打造以“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科技加速器+科研院所”为载体的双创平台,截止目前,累计签约入驻38个项目,孵化面积3万m2,累计集聚人才158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12名、本科142名。

二、创新平台“赋能联动”促发展

一是强化产学研教合作平台赋能。立足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两大自创区主导产业和全区其他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成立了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为企业转型升级、高端人才培养、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建立了航天云网工业互联网平台浙南创新中心,建设完成了全市首个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体验中心和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浙南分中心,为企业实行开放共享,并为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能化技改、系统集成、两化融合贯标等全链条服务。二是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台。重点打造了食品制药机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物联网电器创新服务综合体,着力推进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如通过综合体运营团队协同各类科创平台,累计走访调研企业300多家次,收集技术需求134项,并组织专家教授来区交流113人次,举办产业发展座谈会、培训会,通过综合体服务链推动产业“项目链、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资本链”的融合发展;三是在全市率先建设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以建立浙南产教协同创新平台为抓手,围绕产业发展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在龙头企业内分别成立了汽车、电器、模具等产业学院,打造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企业输送科技人才建立快速渠道。

三、创新政策“强化加推”显成效

一是鼓励企业加大校企合作,完善创新券使用、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机制,助推企业加大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全年各科技企业累计使用创新券达600多万元,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达70个,技术交易额达14亿元。二是探索推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明确政策导向,将研发投入与申报科技项目、企业研发中心、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挂钩,优先支持R&D占比超3%的各类申报,有效激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4.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三是构建创新平台新体系,推行联盟赋能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帮助企业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截至目前,集聚区累计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7家,市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53家。近两年来,全区国家、省、市“卡脖子”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共立项17项,实现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119个,打造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