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八项民间文艺榜上有名 | |||
|
|||
经组织专家评审等程序,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公布了2018年度“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34个)以及2014-2016年度“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通过复核名单(62个)。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和泽雅镇、泰顺县、平阳县、乐清市、文成县南田镇、龙湾区分别凭借百鸟灯扎制技艺、周岙正月十三挑灯节、泰顺木偶戏、平阳木偶戏(单档布袋戏)、细纹刻纸、黄杨木雕、太公祭、书法等八项当地民间文化艺术上榜。 据了解,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四大类,艺术形式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学、技艺等。温州此次入选的项目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深受当地和周边百姓喜爱。 譬如,瓯海茶山的“百鸟灯”民俗游行活动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古时瓯海茶山一带每逢台风季节,经常山洪暴发,因此当地百姓在每年的八月初举行规模较大的祭祀活动,扎吉祥鸟,俗称“百鸟灯”,悬挂村口大树上,祈祷保佑。近年来,在政府与民间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随着“百鸟灯艺术节”、非遗进课堂等活动的举办,消失的技艺逐渐重回市民视野,如今每逢节日,茶山老街卧龙路就成彩灯一条街,不少本地和周边居民前来观看“百鸟灯”。 温州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与悠久的民间传承,近年来,我市围绕“保护、传承、发展”理念不断深入探索,有效实践,形成了良好的非遗文化发展环境,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创新与突破。当前,温州拥有世界非遗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34项,省级非遗145项,市级非遗747项,温州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在浙江省各地市中仅次于杭州排名第二,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数在全省排名第一。(记者 程潇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