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情要闻  > 部门信息
学党史开拓发展新局 打造共同富裕海城样板
时间:2021-08-31 15:27:29 来源:海城街道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海城街道以昂扬奋斗姿态开拓发展新局,全力以赴推进“金色埭头”未来乡村试点建设,以“金色原野,共话未来”为主题,实现产业结构重塑与乡村创意旅游相结合,共同打造宜居宜产善治的未来乡村。

一、美丽田园 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埭头村坐落在开发区西南端的,毗邻瑞安。曾经的埭头村,在村民的眼里,建筑风貌不统一,大面积历史违建,铁皮房乱搭乱建,美丽的农田被“大棚房”侵占,路面环境较差影响车辆停放。作为温州市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埭头村率先探路。

美丽的景致,源于不断的治理和保护。今年以来,海城街道以打造“美丽温州浙南风景”为目标,建成环山东路边4个停车场、农村机耕道路3条。埭头村村集体牵头筹资民间资本200万元启动埭头新桥建设。此外,还建成村内口袋公园3个,并按照“一村万树”要求,提升全村绿化率。

针对大面积历史违建,海城街道以高层违建整治为突破点,以点破面重点攻坚大面积历史违建整治,谋定建成区1/3老旧建筑拆除、高层(13层)处置、八层以下处置等三条工作思路。通过大半年的努力,海城街道的环境质量不断好转,让田园成为离城市最近的“后花园”正日益成为现实。

二、数字赋能 打造善治高效社会

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于实干为民。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海城街道依托瓯E办、幸福宝APP便民服务版块,电子签章,实现从“人员奔波”到“信息跑路”的转变,同时深化街道驻村干部“包村”责任,结合村社实际,突出红色代办服务、社情民意汇集、基层服务管理、矛盾纠纷调处、丰富党建载体和上下协同联动等功能,探索打造具有海城街道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目前,已打造埭头、屿门、上涂、中星、邱宅等五个为民服务中心,这些中心都设立对外服务窗口2-3个,自助服务终端2台,能承接出生证明、保险报销、车辆年检、社保等93个服务事项的办理,实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

城市有“大脑”,乡村也应该有“未来式大脑”。数字乡村产品应该是构建数字乡村传送网络、数字乡村大脑、数字乡村指挥调度系统、数字乡村信息安全系统和数据的汇聚融合。海城街道以村为单位通过整合村党群服务中心、老人公寓、文化礼堂、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机构资源,推动数字化养老,精准服务老年人需求,有效实现村(社)整体智治。

三、共建共赢  打造“金色”埭头未来乡村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才能助力打造温州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在保护农耕地和生态资源的原则下,充分利用已有农田,进行“一二三产”的前置化布局,通过整合公园,商业街地块、教育资源等举措,使之成为城市功能的配套单元。借助区位优势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东风,埭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

“带着运营做设计”打造“海城集市”,海城街道整合埭头村拆后空地以及周边田园,将资源变资产,将资产变资金,引入专业团队运营,探索“政、村、企合力共建,合作共赢”投资建设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挖掘埭头这片土地上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金色”单元,打造打造宜产宜居、共享共富的“金色埭头”未来乡村蓝图。

目前,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的“海城集市”正在招商,该项目还配套约30000㎡的田园观光,将打造成丰富多元业态为一体的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促使埭头村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均衡发展。

未来,海城街道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结合起来,同着眼新形势、把握新情况、解决新矛盾结合起来,打造共同富裕海城样板,交出“赶考之路”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