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已归档)  > 政府预决算【归档】
关于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瓯飞)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0-05-08 15:58:16 来源:区财政局 访问次数:

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瓯飞)

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

 

一、2019年区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奋进1161、奋战2019”主题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保障重点领域资金投入,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有效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亿元(见附表一-1),完成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21.0%,增幅排名全市第二。

2019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6亿元(见附表一-2),完成调整预算的99.0%,同比增长34.9%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体(平衡)执行情况(见附表一-4):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亿元,转移性收入5.22亿元(包括中央四税返还收入-0.64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1.73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3亿元,调入资金和上年结转项目0.5亿元),收入合计25.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6亿元,转移性支出2.86亿元(包括市区体制结算上解支出2.41亿元,结转下年项目支出0.45亿元),支出合计25.62亿元。收支相抵,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最终以2019年市区财政体制结算后数据为准)。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263.23亿元(见附表二-1),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同比增长1104.0%,增加主要原因为围填海一次性收入249.79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返还收入9.81亿元。

2019年全区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0.64亿元(见附表二-2),完成调整预算的100.3%,同比增长1005.2%,增加主要原因为龙湾二期、瓯飞一期围区涂面整理工程代建费支出249.79亿元引起的一次性因素。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体(平衡)执行情况(见附表二-3):201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263.23亿元,上级补助0.47亿元,调入资金和动用上年结转7.35亿元,收入合计271.05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70.64亿元,调出资金和结转下年支出0.41亿元,支出合计271.05亿元。收支相抵,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最终以2019年市区财政体制结算后数据为准)。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国有公司无利润上交,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为零。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区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施限额管理。按照市财政局核定的我区债务限额,截至2019年底我区政府性债务限额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4亿元。政府性债务余额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4亿元。

(六)三公经费执行情况

2019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427.88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长17.7%,未超2019年预算数。其中,因公出国()8.45万元,同比下降41.5%; 公务接待费28.24万元,与上年执行数基本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91.19万元,同比增长21.1%,未超2019年预算数。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142.49万元,同比增长43.6%,增加主要原因是2019年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增购置特种专业技术用车3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48.7万元,同比增长11.1%,增加主要原因是车辆数增加导致车辆油费费用增多,以及车辆维修次数增多增加了相应的费用,但总体未超2019年预算数。

二、2019年财政主要工作成效

2019年,我区财政紧紧围绕市局、管委会的决策部署,聚焦两区建设,精心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为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主要工作成效如下:

(一)积极稳妥做好财政组织收入,全面加强预算收支管理,实现财政运行整体平稳有序。一是强化分析,优化收入结构。2019全区财政总收入33.89亿元,同比增长17.8%。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比重为84.1%,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有效优化。二是强化预算全过程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同时坚持“追加是例外,不追加是常态”的原则,严格控制追加预算,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对涉及民生、企业补助及大干交通重大项目等领域加大保障力度,支出结构有效优化。

(二)全面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方案,从专项项目、奖补政策入手,按照精准、绩效、有为的原则,对照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评估三年财政中长期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必要性,修正预算安排,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对现有专项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系统构建财政政策体系,共梳理专项项目646个,梳理整合后专项项目298个,减少348个。根据测算,2020-2022年可用财力132亿元,其中用于省三大攻坚战及十大富民强省行动计划经费91亿元。

(三)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精准发力、补上短板。一是支持教育、文体事业发展。投入1.1亿元,重点用于金海一小、丁山一小、海城实验幼儿园、沙城二幼园区及街道文化站建设,各街道老校舍的扩建、大型修缮,保障籀园小学、绣山中学等市级优质资源引进后顺利运转,加大民办教育财政经费保障力度。二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投入0.8亿元,重点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区级承担、优抚补助、社会救助、残疾人补助、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等。投入0.6亿元,重点用于天河街道、沙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楼建设,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硬件优化投入,医联体合作经费支出,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等支出。

(四)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活化要素精准施策,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资金保障有力。2019年度全年奖补资金达4亿元,创历史新高。支持企业上市,拨付上市风险共担基金0.2亿元,缓解企业上市资金压力。二是基金运作有效。积极运作产业基金,投出子基金2支,累计投出项目19个,投资金额2.96亿元。设立规模1亿元的科创基金,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三是政策服务有方。整合产业政策,建立“1+X”的区级政策体系,出台《开发区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38条区级扶持政策,出台建筑业、律师行业、海创园管理办法等新的区级优惠政策,加大助企力度。四是平台搭建有为。引入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依托德国顶级行业专家、先进科研成果、成熟行业经验等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为推动“温州制造”向“温州智造”打下坚实基础。

(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一是筹措资金助力区域发展,大干交通。2019年我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支出13.02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0亿元。新川大道二期、环山南路征地拆迁已近尾声,通海大道拆迁正顺利推进,二十一路征地工作也即将完成,市域铁路S2线已开工建设,沈海高速复线经开区段已建成通车,环山东路也已经交工验收。二是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积极上报政府发债需求。加大政府债发行需求,积极谋划专项债项目,上报发债项目14个,债券需求56.4亿元,其中一般债项目7个,债券需求26.2亿元,专项债项目7个,债券需求30.2亿元,远远超过上年债券上报项目数和规模。经过争取,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区块四项目已明确获得3亿元债券额度,滨海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乐育学校项目及时根据政策变化,调整制定备选发债方案后上报省财政厅。

(六)持续完善绩效管理,借助多方力量,开创财政改革新局面。一是绩效自评全覆盖,2019年对管委会所属33家行政事业单位所有部门专项开展绩效自评。同时通过随机方式选取文教体工作局等8家预算单位,56个预算项目开展绩效复评,涉及资金1.84亿元。评价结果为优的2家单位,良的单位6家单位,部门绩效情况较往年有所提高。二是多方合力,做好“资金卫士,投资参谋”,2019年,我局积极借力协审中介和财务监理,办理结算审核项目168个,送审造价1.46亿元,审定造价1.32亿元,核减造价0.14亿元,核减率为9.9%。三是财务监理作用发挥更充分,2019年完成新一轮财务监理招标,新招入的3家财务监理机构,实现建设领域专业全覆盖,强化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支持。出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监理管理办法》,扩大了纳入财务监理的工程范围从500万以上扩大到100万以上工程项目。拓展财务监理工作内容自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后至竣工财务决算期间的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及全过程造价咨询监督管理等。

三、2020年区级预算草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根据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2020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着力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要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在执行过程中深化完善,力求更好成效。坚持以收定支,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做到花钱要问效。按照“奋战1161、奋进2020”的要求,自觉扛起“五主使命”和“四平台一窗口”的新担当,深入实施“六重”清单,以“招商十招”为导向持续对接大战略,以开放型经济为抓手助推国家级开发区创新提升,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提供财政支持和保障作用。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确定2020年预算目标如下:

(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0年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6亿元(见附表一-1),同比增长15.0%

2020年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亿元(见附表一-2),剔除上年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一次性因素,同口径增长15.0%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体(平衡)执行情况(见附表一-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6亿元,转移性收入3.41亿元(包括中央四税返还收入-0.64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亿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1.6亿元,调入资金和上年结转项目0.45亿元),收入合计26.8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亿元,转移性支出4.87亿元(包括市区体制结算上解支出2.6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亿元,结转下年项目支出0.27亿元),支出合计26.87亿元。预计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具体情况如下:

 

(二)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0年拟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26.95亿元(见附表二-1),剔除上年围填海一次性收入因素,同口径增长100.5%,其中土地出让返还收入26.37亿元。

2020年拟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30.12亿元(见附表二-2),剔除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亿元及上年龙湾二期、瓯飞一期围区涂面整理工程代建费支出一次性因素,同口径增长30.1%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体(平衡)执行情况(见附表二-3):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26.95亿元,上级补助0.4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亿元,调入资金和动用上年结余0.41亿元,总收入合计30.76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0.12亿元,调出资金和结转下年支出0.64亿元,总支出合计30.76亿元。预计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我区拥有3个集团型母公司,分别是滨海新城投资集团(下设8个全资子公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设2个全资子公司);瓯飞开发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下设4个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其中,滨海新城投资集团和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属管委会全额出资,纳入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因20202家国有公司预计无利润上缴,故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为零。

(四)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我区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故2020年区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为零。

(五)政府性债务及财政中长期规划项目

1.政府性债务情况2020年预计我区政府性债务余额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亿元。政府性债务限额最终按市财政局核定为准。

2.纳入财政中长期规划项目:(1)截至2020年,我区已按PPP模式运作的项目:金海园区(天成)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洞头至鹿城公路龙湾永中至海城段工程二期(经开区段)、经开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工程、龙湾二期(瓯飞起步区)2#围区农业造地项目。(2)项目资本金出资:S2线、沈海高速复线、金丽温高速延线工程。(3)滨海新城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工程。(4环山东路、新川大道、天柱大道、环山南路工程。

四、进一步做好2020年财政改革和管理工作

2020年,我区财政工作将在管委会的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强化“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思想,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持续提升收入质量、支出绩效、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努力应对财政紧平衡状态,全力服务保障全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紧扣“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财政收支主线。一是在2019年收入目标调高的基数压力下,多措并举拓财源,努力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着力抓好“五未”土地清理,进一步完善区域控规,盘活存量用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满足优质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育税源型经济,挖掘税收收入增长潜力。二是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大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财政一般性支出要在2019年已压减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继续盘活各类存量资金和资产,通过节支改善财政收支平衡状况。三是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和资金保障。通过进一步压减部门非刚性、非重点支出,调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物资等医疗卫生经费;积极落实企业复工复产财政政策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保障、产业联动、物流运输、资金周转等七大痛点难点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持续发展

(二)全面深化绩效管理,增强财政服务保障能力。一是集中财力办大事,进一步增强“财为政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工作部署,以“一轨两高六横六纵”交通框架路网规划为基础,聚焦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调存量、优增量,优化交通支出结构,支持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推进轨道S2线建设,加快环山东路,金丽温高速东延、新川大道、天柱大道、环山南路等6条干道建设。二是建立与部门整体绩效挂钩的部门预算总额包干的预算管理模式。根据省厅三年(2019-2021)实现部门整体绩效全覆盖的要求,在集中财力办大事项目整合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绩效指标,细化预算标准,优化编制流程,强化结果导向,推动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工作。

(三)全面促进“两个健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主动作为,全面摸底调查2020年企业奖补资金需求,2020年预算安排奖补资金超5亿元。开发完善区级产业政策兑现系统,实现市区两级产业政策“一网”快速兑现。通过发挥财政政策与资金引导激励作用,激发民营经济的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风险意识,防范资金安全、财力运行、隐性债务、队伍管理四大风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规范资金支付和清算管理,高度重视财政资金存放安全、深入推进全过程内控体系建设,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坚持“防风险与促发展并举、开前门与堵后门并重”,规范举债融资,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完成好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任务。坚持不懈抓好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细算“三笔账”,慎守“九道线”,以铁的纪律打造财政铁军。

(五)巩固提升“五好服务”活动成果。着力抓好专项活动巩固提升成效,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共性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努力在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并滚动抓好问题排查,常态化抓化解、抓落实、抓深化。

 

附件:1.浙南产业集聚区级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与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附表一-1至附表一-5

2.浙南产业集聚区级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与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附表二-1至附表二-3

3.浙南产业集聚区级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附表三)

4.浙南产业集聚区级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表(附表四)

5.浙南产业集聚区本级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表(附表五)

6.浙南产业集聚区级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及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附表六-1至附表六-2

7.浙南产业集聚区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表(附表七)

8. 浙南产业集聚区2020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表(附表八)

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瓯飞)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 (2).docx

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docx